对于1岁以内的宝宝来说,运动能力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尤其是大运动能力的发展。大运动即神经对大肌肉群的控制活动,大的动作、粗的动作全身姿势以及平衡协调运动和运动技能。例如:俯卧、抬头、挺胸、爬、坐、站立、行走、跑、跳、翻滚等。


运动2.jpg

有研究指出,大运动能力强的宝宝,通常都表现的果断、坚毅、自信、乐于交往,与他人合作的能力也较好。

不同月龄的运动发育指标

1月龄

俯趴时抬头数秒,并能转头;轻触婴儿的身体时,能伸曲手和腿,但这并不是宝宝的自主运动,而是原始反射控制。这个反射能帮助宝宝学会活动自己手脚,并使身体左右两侧协调起来。如果反射并不明显,需要进一步检查脑神经发育情况。

2月龄

俯趴时能抬头45度,部分宝宝能把头和肩膀抬起。拉着手腕能坐起,但是要特别注意不能随意拉婴儿手腕、不能随意让2个月大的婴儿坐起,否则有损伤婴儿颈部、头部、脊椎等部位的风险。

3月龄

俯趴时能把头和肩膀抬起,可以自如地左右转头。这时俯趴和抬头较好的婴儿,出现头突然往后仰的情况减少;部分婴儿开始翻身。俯趴不足的宝宝,则竖抱时头部不稳,头会突然往后仰。

4月龄

俯趴时能抬头90度;能从俯趴翻身至仰躺。这时候宝宝的踏步反射比较明显,扶着腋下可站。但不可经常扶着宝宝腋下弹跳或行走,这样会影响髋关节和腿部发育。

5月龄

能朝不同的方向翻身,手脚很灵活,仰躺时手可以摸到脚,有些宝宝非常乐意这么玩。如果你家宝宝做不到以上2点,意味着有一定程度的运动技能滞后。用“懒”去评价他们是不公平的,很可能父母没有帮助宝宝做足够的锻炼,又或者因“肥胖”需要更大的力气。

6月龄

可以伸手拿到眼前的东西并放进嘴里,部分婴儿开始匍匐爬行了。观察宝宝的脚底,如果俯趴时脚底腾空不放松,极有可能是肌张力过高,或者迷路反射没有消退。这会影响宝宝爬行的进度。注意:做生长发育评估时需要评估宝宝是否可以独坐,但这个月龄段的宝宝腰部和背部肌肉力量还不足以让他们不用手支撑直立而坐,因此应避免独坐,待宝宝的腰背部发育的更好时再鼓励宝宝独坐。切记“先爬后坐”,而非传统的七坐八爬。此外,长时间用手支撑坐立,也会影响宝宝的手和手臂的发育。

8月龄

开始手膝爬行, 随后,宝宝能从爬行的换到坐的姿势。大部分的宝宝都是先爬后坐的,你会发现这些经过充足爬行的宝宝一开始就可以坐的挺直,不会含胸驼背。如果这个时候宝宝没有手膝爬行的迹象,可能有多个问题,例如肌张力过高、肌肉紧实度不够、匍匐爬行姿势不正确、原始反射等,要尽早咨询专业的评估师。

10月龄

宝宝不再那么多依赖你了,手膝爬行非常好,甚至你都追不上TA。能扶着东西站起,部分婴儿能独立站几秒钟。在这个时候,运动技能发展得好的宝宝在睡眠和饮食方面都能保持良好的状态。请继续鼓励并创造机会让宝宝尽可能多地爬行。

12月龄

宝宝更好地控制自己的身体,能玩身体儿歌游戏,喜欢模仿大人的动作;能走2-3步。如果您的宝宝仍然对爬行乐在其中,不要着急,充分的爬行能使宝宝在日后的运动与学习中受益匪浅!

运动3.jpg

儿童早期大运动和精细动作的培养对智力的发育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若家长忽略孩子运动敏感期,很有可能会造成孩子缺少独立性、注意力不集中、没有耐心、自信心不足等现象,严重影响孩子未来发展。

如果孩子的动作发展明显落后于同龄儿童,家长们一定要重视起来,可以带孩子到专业感统训练机构,进行一对一能力评估,了解孩子大运动能力及精细动作发展水平,进行专业性、针对性感统训练,提升孩子的大运动和精细动作以及各项能力。